出版日期:
刘文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常州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医学会2-4届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5-8届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等期刊特约审稿专家,目前承担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等科研项目。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一种由于机体受到热损伤导致的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根据发病诱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HS分为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和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CHS),后者也称非劳力性热射病(non-exertional heat stroke,NEHS)。EHS多见于青壮年,CHS则发生于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者和婴幼儿(如焐热综合征)。夏季热浪期间CHS的发病率为17.6~26.5/100 000,ICU患者的病死率>60%。HS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暴露于高温环境的病史及进行高强度运动期间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有:(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昏迷、抽搐、谵妄及行为异常)。(2)核心体温超过40℃。(3)多器官功能障碍(≥2)和横纹肌溶解症。(4)严重的凝血病或DIC。针对发热合并昏迷病因的鉴别诊断包括:中枢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中毒导致的昏迷、传染病昏迷及其诸如成人斯蒂尔病,药物热等其他方面病因。HS的治疗原则是脱离高温环境、早期降温、液体复苏和MODS的管理,目标温度管理(TTM)将直肠温度保持在37.0℃~38.5℃。HS造成30%神经系统损伤疾病并遗留认知障碍、性格情绪改变和运动功能障碍,对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取决于神经系统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