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
何立伟,主任医师,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造诣深厚,尤擅救治严重大面积烧伤、重症创伤(车祸、刀枪伤、坠落等)、多发伤、复合伤及群体性损伤,积累了丰富的突发事件应对经验。早年从事普外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精于普外常见病诊治与疑难复杂病例处理,对消化系肿瘤有完整治疗方案。率先在省内开展多项创新技术,填补空白并产生重要影响,如: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微创胆道手术、内镜保胆取石(息肉)术;同时擅长大隐静脉激光治疗、下肢静脉取栓、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肠梗阻,以及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复杂肛肠疾病、腹部创伤等高难度手术。自任职急诊科主任以来,专注于提升综合救治能力与急诊体系优化。积极应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快速创伤评估等先进急救技术,为患者争夺"黄金救治时间",成功挽救众多危重患者。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理念,注重人文关怀,致力营造温暖高效的急救环境。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学专业委员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结直肠肛门疾病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肝胆胰专科联盟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远程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重症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急危重症救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院协会急诊急救分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六届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急诊与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便秘与盆底功能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39℃以上)、剧烈关节痛(可持续数月)、皮疹,与登革热相比关节症状更突出,但出血风险较低。预防是关键,防蚊灭蚊要注意以下几点:(1)个人防护:①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穿浅色长袖衣裤。②家中安装纱窗、蚊帐,及时清理积水(花盆、轮胎等)。(2)旅行注意:①前往东南亚、非洲等流行区前查询疫情,携带驱蚊用品。②回国后14 d内发热伴关节痛,立即就医并告知旅居史。(3)社区防控:①政府通过病例监测、灭蚊行动和公众教育降低传播风险。误区澄清:(1)不会人传人,但感染者被蚊叮咬可导致二次传播。(2)大蒜/维生素B防蚊无效,认准正规驱蚊产品。紧急提示:若出现疑似症状,尽早就医并拨打疾控热线12320咨询。科学防蚊,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