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专题评论

图片丢失啦
共找到 31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降钙素原、N前端脑钠肽、乳酸对评估ICU脓毒症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
    王珍, 李国民, 管双仙, 袁冬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0, 06 (05): 284-287.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20.05.007
    摘要 (114) HTML (1) PDF (795 KB) (1)
    目的

    探讨ICU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N前端脑钠肽(NT-pro-BNP)、乳酸(LAC)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

    对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0例(观察组)和30例同期到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分析。脓毒症患者在初入ICU时抽取静脉血测定其PCT、NT-pro-BNP、LAC,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其PCT、NT-pro-BNP、LAC,比较上述两组指标的差异。观察组依据转归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不同转归患者PCT、NT-pro-BNP、LAC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作生存死亡转归患者的PCT、NT-pro-BNP、LAC的相关性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价PCT、NT-pro-BNP、LAC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CT、NT-pro-BNP、LAC分别为(23.00±27.60)ng/L、(7 665.50±8 084.83)ng/L、(4.59±3.47)mg/L,较对照组增高,P均<0.05。死亡组患者的PCT、NT-pro-BNP、LAC分别为(45.65±30.64)ng/L、(9 950.21±7 118.21)ng/L、(6.79±3.00)mg/L,高于生存组,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T、NT-pro-BNP、LAC与患者的生存转归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7、-0.323、-0.505,P均<0.05。ROC曲线显示:PCT的Cutoff值12.25 ng/L,灵敏度为0.998,特异度为0.698。NT-pro-BNP的Cutoff值2 372.50 ng/L,灵敏度为0.963,特异度为0.488。LAC的Cutoff值2.8 mg/L,灵敏度为0.999,特异度为0.628。

    结论

    脓毒症患者PCT、NT-pro-BNP、LAC明显增高,联合检测PCT、NT-pro-BNP、LAC具有判断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 2.
    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量表制订与信效度检验研究
    邹黎丽, 薛丽娟, 徐明霞, 顾琴红, 贺娟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0, 06 (05): 293-296.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20.05.009
    摘要 (66) HTML (0) PDF (758 KB) (0)
    目的

    制订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量表,为评估住院患者走失风险提供适应工具量表,并验证量表信效度。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质性访谈、Delphi法拟定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量表,采取随机抽样法选择2019年105例符合标准的住院患者,应用制订的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

    最终编制形成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量表,内容包括既往史、支持系统、意识状态、认知功能、高危疾病、影响药物等6个维度共16个条目,6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783~0.879,效度(CVI)为0.870~1.000。

    结论

    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量表总体的信度与效度较高,对于住院患者走失行为的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价值

  • 3.
    卫生应急条件下深圳市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疾病质量评估标准
    曾玲芸, 许玉梅, 李毅, 钟进, 张春燕, 杜海, 危亮, 彭小冬, 舒明跃, 刘铁榜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0, 06 (05): 303-306.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20.05.013
  • 4.
    "问题为导向"的床旁交接班模式在急诊科应用效果评价
    王彧姣, 关争梅, 曹蕊, 王琪, 高亚楠, 吕聃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0, 06 (02): 98-101.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20.02.008
    摘要 (57) HTML (0) PDF (669 KB) (1)
    目的

    探讨以"问题导向"的交接班模式在急诊科床旁交接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方法

    以2019年6月至11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急诊科进行的304例次床旁交接班事件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其中男性155例,女性149例;年龄20~84岁,平均(50.13±5.12)岁。神经系统77例,消化系统58例,呼吸系统55例,心血管系统78例,外伤例36例。对比普通床旁交接班模式和"问题导向"的床旁交接班模式中,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患者/家属满意度、接班护士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采用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床旁交接班模式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50.46±6.99)分比(38.98±4.76)分]、患者/家属满意度[(52.64±2.13)分比(40.77±3.26)分]、接班护士的满意度[(54.16±2.35)分比(44.22±2.12)分]均有所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0.16%(3/1 800)比2.66%(36/1 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问题导向"的床旁交接班模式对比普通床旁交接班,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度、患者/家属满意度、接班护士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

  • 5.
    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休克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张玉奇, 李小悦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0, 06 (02): 112-114.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20.02.011
  • 6.
    肱骨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评价
    赵树林, 韩坤, 张元昆, 王磊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0, 06 (01): 32-35.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20.01.006
    摘要 (61) HTML (0) PDF (660 KB) (1)
    目的

    探究肱骨髓内钉固定对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间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6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60~84岁,平均(68.96±3.41)岁,平均骨折时间(1.81±0.33)周。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锁定钢板法治疗)和观察组(接受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旋度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肩关节功能评价指标和Constant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4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24%。观察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和1例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10%。

    结论

    肱骨髓内钉固定术对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此种手术方法耗时更短、出血量更小,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更趋于正常值,这可能能缩短骨愈合的时间并改善预后。

  • 7.
    基于熵理论的灾难性医疗需求激增情境下卫生系统韧性的评价框架
    王璐, 宁宁, 郭杨, 孙宏, 崔宇, 陈桂英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0, 06 (01): 48-50.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20.01.010
  • 8.
    血浆microRNA-130a联合APACHE Ⅱ评分预测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死亡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孙志伟, 刘大东, 王旭, 潘鑫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 05 (06): 325-329.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9.06.002
    摘要 (36) HTML (0) PDF (716 KB) (4)
    目的

    评价血浆microRNA-130a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33~79岁,平均(62.81±11.48)岁。记录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APACHE Ⅱ评分,并留取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浆标本-20℃保存备用。将研究过程中发生死亡的患者列为死亡组,同时以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和原发感染部位等基线信息作为匹配条件,按照1:1从同队列中匹配生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microRNA-130a表达量和APACHE Ⅱ评分的差异,并利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浆microRNA-130a表达量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

    共纳入42例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分析,死亡组、对照组每组各21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患者血浆microRNA-130a表达量[(0.95±0.15)分比(0.80±0.29)分]显著降低,APACHE Ⅱ评分[(19.38±3.63)分比(22.52±4.70)分]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结果提示,死亡组患者血浆MicroRNA-130a表达量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性强相关(r=-0.750,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浆microRNA-130a测定联合APACHE Ⅱ评分的患者死亡预测价值[AUC=0.71,95%置信区间(CI):0.54~0.89]高于二者独立预测(microRNA-130a:AUC=0.688,95%CI:0.52~0.86。APACHE Ⅱ评分:AUC=0.694,95%CI:0.53~0.86。P均<0.05)]。

    结论

    血浆microRNA-130a表达量降低与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死亡密切相关,血浆microRNA-130a测定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死亡有较好预测价值。

  • 9.
    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评价
    杨继武, 王辉, 孙乐灿, 廖向群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 05 (06): 330-334.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9.06.003
    摘要 (34) HTML (0) PDF (671 KB) (1)
    目的

    探讨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52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其中男性300例,女性220例;年龄30~80岁,平均(60±2)岁。研究组共纳入260例经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320条肢体,所有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大隐静脉主干予以射频消融闭合。同时联合小腿段曲张静脉及交通支点状剥脱和泡沫硬化剂应用进行治疗。同期260例接受传统手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隐神经损伤、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术后生活质量、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大隐静脉主干闭合情况以及1年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

    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30.0±3.6)min比对照组(60.4±5.9)min、出血量(20.3±4.6)mL比对照组出血量(80.0±3.2)mL、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1.0±0.3)h比对照组(6.3±2.0)h、住院时间(2.0±0.8)d比对照组(7.5±1.2)d、术后疼痛评分(3.2±0.3)分比对照组(5.4±1.2)分以及隐神经损伤率0(0/260)比对照组2.3%(6/260)、切口感染0(0/260)比对照组3.0%(8/260)、深静脉血栓形成率0(0/260)比对照组1.9%(5/260)、大腿段血肿发生率0(0/260)比对照组6.9%(18/260)均低于传统手术组,生活质量评分(56.78±3.21)也较对照组术后(42.23±2.81)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6个月时,研究组有3例患者大隐静脉主干出现部分血流;12个月时为5例。但血液返流到大腿中段即消失,小腿段未见明显曲张血管。而对照组6个月和12个月时的大隐静脉再通率分别为1.5%(4/260)和1.9%(5/260),但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对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肯定,短期及中期效果好,为日间手术提供一种较好的模式。

  • 10.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临床评估急性胆管炎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病情中的价值
    孙钟武, 耿宏, 郭刚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 05 (06): 341-343.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9.06.006
    摘要 (51) HTML (0) PDF (656 KB) (0)
    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胆管炎伴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普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管炎伴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46~88岁,平均(67.93±11.46)岁。术前NLR <5.435患者作为低NLR组(31例),NLR≥5.435患者作为高NLR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同时分析两组住院总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等。

    结果

    低NLR组白细胞计数低于高NLR组[(6.28±1.66)×109/L比(10.59±3.55)×109/L,P<0.05 ];低NLR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高NLR组[(57.63±47.68)ug/mL比(81.38±38.25)ug/mL,P<0.05 ];低NLR组谷草转氨酶水平低于高NRL组[(96.17±71.25)U/L比(281.90±438.30)U/L,P<0.05];低NLR组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低于高NLR组[(297.57±255.97)U/L比(509.70±462.06)U/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低NLR组住院总天数[(13.34±4.55)d比(15.49±3.94)d,P<0.05]、术后住院天数[(10.07±2.80)d比(11.6±3.41)d,P<0.05]及住院总费用[(26 984.78±4 316.30)元比(30 875.35=±4 305.50)元,P<0.05]等均低于高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急性胆管炎伴胆管结石患者外周血NLR值与其炎症感染程度呈正相关,临床上可将NLR作为对其病情及手术预后进行评估的指标。

  • 1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评估价值
    何玉峰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 05 (06): 348-350.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9.06.008
    摘要 (56) HTML (0) PDF (661 KB) (0)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导致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血清中表达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38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25~87岁,平均(53.9±13.3)岁。入院时根据GCS评分分为3组:轻中型组(GCS 9~15分)10例,重型组(GCS 6~8分)14例,特重型组(GCS 3~5分)14例。对各组患者分别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检测血清NSE水平。

    结果

    所有患者血清NSE水平升高,特重型组高于中重型组和轻型组(P<0.05),且NSE水平越高,APACHEⅡ评分越高,患者病死率越高。

    结论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变化可以作为辅助评价颅脑损伤程度的实验室指标,且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

  • 12.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和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綦淑杰, 叶红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 05 (05): 281-284.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9.05.006
    摘要 (42) HTML (0) PDF (697 KB) (0)
    目的

    探究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和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14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参照组患者(57例)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5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和凝血酶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溃疡治疗效果、止血效果、腹痛消失时间、药物副作用。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8.25%,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8.25%低于参照组85.96%,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3.51%)与参照组相当(1.75%),P>0.05。

    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和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溃疡愈合好,止血效果好,复发率低,患者症状改善,药物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

  • 13.
    软脑膜侧支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新进展
    杨心怡, 刘飞凤, 郝俊杰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 05 (04): 237-240.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9.04.010
  • 14.
    风险评分结合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冯小鹏, 李丹, 张艳玲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 05 (02): 80-84.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9.02.003
    摘要 (35) HTML (0) PDF (671 KB) (0)
    目的

    评估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ADD-RS)结合D-二聚体(DD)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标准化的诊断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方法

    前瞻性分析惠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 330例拟诊断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 132例,女性1 198例;年龄50~72岁,平均(52.68±4.9岁)。采用验前概率标准化工具ADD-RS联合血清DD进行AAS的筛查和诊断,DD>0.5 μg/mL记为DD。最终的诊断依据影像学、尸检、手术或14 d随访结果确定。评估在ADD-RS=0/ DD或ADD-RS≤1/DD的患者中排除AAS的漏诊率和有效性。

    结果

    766例(23%)患者ADD-RS=0,1 732例(52%)患者ADD-RS=1,为非高风险组;832例(25%)患者ADD-RS>1,为高风险组。DD的患者为1 335例(40.1%)。通过影像学、尸检、手术或14 d随访结果最终确诊AAS患者434例(13%),其中DD 417例(96%),诊断灵敏度为95.2%(95% CI:92.7%~97%),特异度为62%(95% CI:60.3%~64.1%)。DD17例(3.9%)。在ADD-RS=0/DD的529例患者中,2例(0.4%)确诊为AAS,ADD-RS联合DD诊断策略的漏诊率为0.3%(95% CI为0.1~1.7%),排除AAS的有效率为15.3%(95% CI:14.6~17.2%)。在1 663例ADD-RS≤1/DD患者中,6例确诊AAS,ADD-RS联合DD漏诊率为0.4%(95% CI为0.2%~1.1%)有效率为51.2%(95% CI 48.1~53.6%)。

    结论

    以ADD-RS≤1结合DD的诊断新策略,确诊AAS的有效率较高,漏诊率较低。

  • 15.
    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测度评价研究
    龚韩湘, 林珮仪, 江慧琳, 李烁, 伍宝玲, 陈晓辉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9, 05 (01): 26-30.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9.01.006
    摘要 (32) HTML (0) PDF (1091 KB) (0)
    Baidu(1)
  • 16.
    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及预防研究进展
    李秀芹, 阚宝甜, 栾晓嵘, 马爽, 郑迎迎, 林颖, 张娟, 韩振霞, 菅向东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 04 (06): 375-377.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8.06.012
  • 17.
    TCD联合APACHEⅡ评分在腹部心肺复苏脑功能预后中的价值
    岑颖欣, 张思森, 汪宏伟, 刘婷, 赵龙现, 张存庆, 李静, 王立祥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 04 (01): 21-25.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8.01.004
    摘要 (30) HTML (0) PDF (1034 KB) (0)
    目的

    探讨早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APACHEⅡ评分对腹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脑功能复苏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及三门峡中心医院所属急救站急诊经腹部心肺复苏救治成功后66例心搏骤停(CA)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男性34例,女性32例;年龄19~80岁,平均(50.91±14.50)岁。患者根据复苏后3个月内的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PC)分为预后良好组(CPC 1~CPC 2,29例)和预后不良组(CPC 3~CPC 5,37例)。比较两组患者腹部心肺复苏成功后24h经TCD测得的脑血流和APACHEⅡ评分结果,分析两指标的相关性并分别绘制对CA患者脑复苏预后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以评估该指标对CA患者脑复苏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结果

    预后良好组CA患者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后24 h的脑血流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6.23±1.88) vs (4.88±1.15),P<0.05],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15.31±5.37)分vs (25.05±7.94)分,P<0.05],两者呈负相关性。脑血流对脑功能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22,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44。

    结论

    心肺复苏早期脑血流越大、APACHEⅡ评分越低,患者脑功能预后越好。两者对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后CA患者的脑功能预后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 18.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评价
    郭诚, 李灼, 倪峰, 黄立志, 苏文杰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 03 (06): 339-342.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7.06.005
    摘要 (53) HTML (0) PDF (917 KB) (0)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单孔VATS)的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深圳宝安人民医院行单孔VATS治疗的86例患者临床资料,拟诊原发周围型肺癌81例,良性疾病(支气管扩张)5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32~82岁[(56.2±10.5)岁]。手术通过胸部前外侧单一微小切口,在全程非直视下完成解剖性肺叶切除恶性肿瘤,同时施行淋巴结清扫。包括右肺上叶切除21例,右肺中叶切除6例,右肺下叶切除18例,左肺上叶切除19例,左肺下叶切除22例。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单孔VATS,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胸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术后诊断:原发性肺癌80例,透明细胞癌肺转移1例,支气管扩张5例。术后2例患者(2.33%)发生肺不张,经短暂呼吸机辅助呼吸和保守治疗后痊愈,无二次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围手术期死亡。除2例需短暂呼吸机支持及1例高龄体弱者,其余83例患者均在术后第1天即下床活动并开始有效咳痰。手术耗时84~210 min,[(116.2±64.8) min];术中出血量60~770 mL,[(310±460) mL],术中输血10例(11.63%)。术后胸腔引流留置时间为(5.8±4.2) d ,住院时间为(8.5±4.0) d。所有患者出院后继续随访1~24个月,在原发性肺癌患者中2例(2.33%)分别于术后20个月和4个月发生远处转移,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

    结论

    单孔VATS能够完成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术式,适于经选择的早期周围型肺癌和需要肺叶切除的良性疾病患者。

    Baidu(1)
  • 19.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对进展期胃癌复治患者的疗效评价
    李莹, 刘芬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 03 (06): 343-347.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7.06.006
    摘要 (30) HTML (0) PDF (955 KB) (0)
    目的

    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顺铂(DDP)对一线化疗不成功的胃癌进展期复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进展期胃癌复治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18~65岁[(48.91±5.77)岁]。将6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行CPT-11(180 mg/m2)组和CPT-11(180 mg/m2)+DDP(25 mg/m2)组。两种化疗方案均以3周为1个治疗周期,对至少连续用药2个及2个以上治疗周期的患者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估。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及CA242)水平、近期疗效[短期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和远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时间(OS)],评价CPT-11单药和CPT-11+DDP联合化疗的疗效差异。分别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依据美国NCI-NTC3.0评价标准对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级判定,对比评价两种化疗方案的用药安全性。

    结果

    与CPT-11组相比,通过CPT-11+DDP组患者有较长PFS[(8.49±2.43)个月vs (6.21±1.96)个月,P<0.05],且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220.18±59.93) mg/L vs (154.12±23.77) mg/L]、CEA[(31.24±6.15) mg/L vs (15.29±3.84) mg/L]及CA242[(50.17±5.86) mg/L vs (36.46±6.44) mg/L]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5)。但两组患者RR、DCR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T-11所涉及化疗方案发生的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18.33%(11/60)]、贫血[8.33%(5/60)]和恶心[5%(3/60)];与CPT-11组相比,CPT-11+DDP组腹泻[46.67%(14/30) vs 16.67%(5/30),P<0.05]发生率下降,但恶心[76.67%(29/30) vs 70.00%(21/30),P<0.05]和乏力[70.00%(21/30)vs 26.67%(8/30),P<0.05]发生率增加。

    结论

    在胃癌进展期二线化疗方案中,CPT-11+DDP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患者PFS,降低肿瘤标志物CA199、CEA和CA242的水平,减少腹泻的发生,但将增加恶心和乏力的发生。

    Baidu(2)
  • 20.
    IMEWS评分法在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中的应用
    潘鑫, 邱晨, 章衡, 周婷, 陈志刚, 何斌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 03 (05): 268-271. DOI: 10.3877/cma.j.issn.2095-9133.2017.05.004
    摘要 (39) HTML (0) PDF (944 KB) (1)
    目的

    探讨外伤改良早期预警评分(IMEWS)在交通事故现场救治创伤患者时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 243例江苏省镇江市急救中心急救科院前救治的道路交通伤患者并使用IMEWS评分方法进行评估。2 243例患者,其中男性1 239例(55.2%),女性1 004例(44.8%),年龄18~97岁,平均年龄为(47.3±11.2)岁。在所有患者中,31~40岁年龄组患者最多,占642例(28.6%),其次是41~50岁组患者,占576例(25.7%);四肢损伤患者1 336例(59.6%),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1 021例(45.5%);IMEWS评分<6分的人数最多,共1 683例(75.0%), ≥6分且<12分患者472例(21.0%), IMEWS≥12分仅88例(3.9%)。分析不同分数对应的患者入院后的去向及病情转归,从而得出其与病情的关系。

    结果

    IMEWS评分<6分的患者入院后收住专科病房人数较入ICU治疗的IMEWS评分6~11分、≥12分人数降低有明显差异(P<0.01),死亡人数也显著降低(P<0.01)。IMEWS评分<6分患者的男女比例与改良KTS评分6~11分、≥12分组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EWS评分<6分的患者不同年龄段人数与IMEWS评分6~11分、≥12分组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伤MEWS(IMEWS)评分可用于判断现场创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识别"潜在危重症"的能力。

    Baidu(1)